
1.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集美区杏锦路386号)
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是集美区依托百年学村和旅游胜地,整合全区资源打造的大陆唯一的对台研学旅行基地,已被评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基地突出“1+1+N”研学模式,包括1个研学总部和29个研学旅行单位,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助力”的运营管理新模式。基地成立以来,已吸引接待海内外青少年196620人次,两岸研学组团 10660人次,台湾青少年及家长6968人次。
(1)集美两岸文旅融合中心
集美两岸文旅融合中心是集美区充分利用“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两岸文旅产业融合、人才交流的新举措。目前服务已辐射海内外游客,负责营销集美文旅资源和产品,逐步将集美打造成两岸导游之家总部和全国景区(点)及研学旅行产品营销中心。
(2)集美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
集美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是集美区为开展两岸研学亲子教育产业招商及服务、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服务、两岸青少年交流服务以及打造两岸青年新媒体平台而设立的,旨在为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学习、生活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3)集美两岸研学交流中心
集美两岸研学交流中心是集美区为打造“大陆最大的对台交流研学旅行基地”而设立的,主要负责为集美研学产业提供专业的研学交流接待服务、研学活动策划、研学品牌推广以及为研学单元、课程、导师提供全流程服务。
2.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集美区日新路2-1西岸金领宾馆7楼)
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是两岸连氏宗亲为纪念和研究“台湾知识分子第一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先生而设立的开放性、公益性的民间学术文化研究机构。自2014年成立以来,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集美大学、闽南师大以及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高校教授、专家及台湾众多中小学校校长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两岸书画及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9年底获评为福建省级“对台交流基地”。
3.闽台小镇(霞城城隍庙,集美区后溪镇后溪村城内社)
(1)闽台小镇
闽台小镇以闽南特色古厝为基础,建设有“博物馆”、“闽台官用品博物馆”、“闽台匾额博物馆”、“闽台老电影馆博物馆”等。在离城内古城东北方不远处还有“闽台奇兽乐园”、“顽皮世界”、“中华鹰园”、“绿色果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同时,闽台小镇还定期举办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发扬传统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并带动集美旅游发展。
(2)霞城城隍庙
霞城城隍庙是一座有着355年历史的福建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也是福建省重要的对台交流点。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也成为了是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城隍爷神诞日及农历十一月二十二“祁安日”,吸引了台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信众回到祖庙祈求平安,凝聚海外乡情。此外,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还会接待来自台湾地区台北霞海城隍庙、台湾城隍庙联谊会等宫庙的进香团队,也应邀赴金门、台北等地的城隍分庙参加绕境巡游等两岸民间交流活动。
4.板桥同名村(集美区叶厝社区、东安社区、浒井社区)
厦门集美原板桥村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之一。清康熙年间,部分原集美板桥张氏族人移居台湾,落脚在今天台北、新北等地,后经繁衍逐渐由张姓发展为张、廖、简三大联宗姓氏。新中国成立后,集美原板桥村一分为三,变为现在的集美区侨英街道叶厝、东安、浒井三个社区。目前在集美板桥张氏约有8000人,台湾板桥后人约有5000人。自1989年台湾张进财、张坤卯等张氏宗亲首次登陆寻根以来,两岸板桥宗亲往来热络,其中不乏廖万隆、周锡炜、张博雅、张通荣等代表性政治人物。
5.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1)一品威客海峡两岸青创基地(集美区诚毅大街359号A02栋5层)
一品威客海峡两岸青创基地是国台办挂牌的首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旨在免费为创业者打造创业一条龙服务,并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线上众包、线下众创的O2O产业生态链。
(2)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集美区杏锦路386号5层)
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原名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是一个专门为台湾来厦就业及创业的青年提供服务的孵化平台,于2016年6月成立运营,2017年11月获评为“福建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2020年4月获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基地现拥有工位120个,设置了办公室、会议室、直播室、新媒体室等较为完善的基本服务设施,能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完全开放式的办公空间。目前已累计入驻72个台湾青创团队217名台湾创业青年。
(3)集美区海蛎文创基地(集美区集美大道1302号,集美区银江路134号)
集美区海蛎文创基地于2015年8月由全国台联授牌成立,于2018年11月获评为“福建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2020年4月获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基地共有创业空间1661㎡,一处位于集美区创业大厦,配备了创客食堂、路演大厅、培训沙龙教室、创客健身房及图书阅读区等公共服务区,并已入驻台湾青创团队70个,台湾创业青年112人。一处位于集美区集美集影视文创园A7座4层,配备了台青带货直播间、两岸青年“造星”计划培训教室、台青创基地联盟服务室等。
(4)灵动青春·台湾青年创业园(集美区杏锦路386号)
灵动青春·台湾青年创业园是福建省首家“文创+旅游”模式的台湾青创基地,于2018年11月获评为“福建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已吸引14个台湾团队20余名台湾创业青年入驻。
6.李友邦将军图片展览馆(集美区兑山祖厝后155号)
李友邦将军图片展览馆建成于2015年,于2019年进行修缮和提升改造,已成为侨英街道标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馆分为六个部分,共展出图片200余张。详细叙述了李友邦将军从台湾入黄埔,组织抗日义勇队在闽浙沙场抗日的人生经历。通过对李友邦将军生平事迹的追思缅怀,增强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增进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情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7.苔芯志愿服务队(集美区银江路134号A7栋4楼)
苔芯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是集美区首支由台胞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多年来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形式,举办台胞爱心慰问、绿色环保、公益读书会、城市田园计划等各类服务超百场,促进了在集台胞融入社区,拉进了在地居民与台胞的心灵距离,推动了两岸志愿资源的共享、两岸文化的共通、以及两岸情感的共融。
-
大陆首个闽台非遗大模型“文鸑”发布2025.05.28
近日,大陆首个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模型——“文鸑(yuè)”在厦门正式发布...
-
龙舟竞渡,复古狂欢,两岸亲子家庭周末嗨翻天2025.05.22
5月16日至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文化主题交流活动在集美快乐开启,让两岸亲子家庭海陆多维度、沉浸式深度体验闽台文化魅力...
-
360年时光见证 | 厦台青年烟火气里觅良缘2025.05.20
5月18日,在后溪城内闽南古厝的烟火气里,“幸福联线 开门‘乡’见”厦台青年婚俗文化体验活动火热启幕...
-
2025年第十八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冠军诞生!2025.05.18
今天上午,第十八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总决赛在集美火热开赛...
-
当两岸亲子遇上AI与扎染,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与温情?2025.05.15
5月10日、11日,在后溪城内,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为两岸亲子们准备了两场特别的活动。这不仅是为了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更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点滴之间感受到生活正变得更美好...
-
台青微故事㊲李哲宇:以青年视角讲好集美故事,吸引更多台青来感受大陆魅力2025.05.12
“歌仔戏是闽台地区最常见的传统艺术形式,现在却面临许多现实困境。我们希望借助创新突破,让广大两岸群众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闽台文化合韵千年的历史脉络……”这个谈起歌仔戏如数家珍的大男孩名叫李......
-
精英球员携手两岸同胞,开门“乡”见,乐遇闽南2025.05.06
电音三太子热舞,广场舞“大妈”天团助阵,台青们热络互动……5月3日晚,2025厦门精英排球赛“集美之夜·闽南流水席”活动欢乐举办,吸引近300位精英排球选手走进后溪城内,与台青朋友、在地村民一起嗨翻天...
-
两岸宗亲交流搭新桥 | 厦门集美白石连氏源流文化馆开馆2025.05.06
5月3日,厦门集美白石连氏源流文化馆揭牌仪式顺利举办。来自台北、新北、台南等地的20多位台湾宗亲跨越海峡,满怀对祖地的深情厚谊,与来自大陆各地的宗亲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
台青寻迹嘉庚故里 共绘两岸文化同心圆 ——厦门市台协青委会举办文化参访活动2025.04.30
4月29日下午,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青年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委会”)以“寻迹嘉庚故里,共绘两岸同心”为主题,组织近40名在厦台湾青年走进集美区,参访陈嘉庚纪念馆、集美塔等地,溯源闽南文脉,厚植家国情怀......
-
台青微故事㊱刘成墉:兜兜转转,集美还是我最中意的地方2025.04.18
“集美很暖!集美台胞服务驿站很赞!”这位提及集美的各种服务就点赞连连的,是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的副教授刘成墉...
-
家在集美②卢信浤:来集美半年,我就在这里安了家2025.04.08
跟诸多集美人一样,每到周末,他时常会带着妻儿到集美塔看展览,到石鼓路品美食,到十里长堤赏日落……你或许猜不到,他其实是一位台胞。你可能更想不到,他来集美半年多,就在这里安了家,一住就是十年...
-
春到人间一卷之!同胞共包春卷,品尝两岸同款“春味”2025.03.31
“调羹烙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闽南人迎春祈福,吃春卷是一个重要的习俗。3月28日,在集美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两岸同胞坐在一起包春卷(润饼),共同品尝春天的味道,其乐融融...
-
祝贺!这两部闽台乡建乡创短视频荣获市级奖项2025.03.28
近日,《两岸青年乡村振兴,阿嬷有话要说》、《城内之歌》两部短视频作品,在由厦门市委农办、厦门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厦门市首届乡村故事短视频大赛中,双双荣获优秀奖...
-
台青微故事 ㉟ 唐以诺:我的人生将从集美扬帆启航,驶向世界2025.03.25
他叫唐以诺,和校园里的很多同学一样围绕着宿舍、学校、食堂、图书馆周而复始。不过,在这位集美大学新生的诸多角色当中,有一个不太一样的身份——台生...
-
家在集美 ① 李宜昇:兑山,永远是我们的故乡2025.03.20
“阿朵,这是李氏家庙,里面供奉的是我们的祖先……”在集美兑山李氏家庙,一名男子轻声对怀里的女儿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