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当前位置:首页>平台建设>人文交流平台

祝贺!这两部闽台乡建乡创短视频荣获市级奖项
2025-03-28
微信图片_20250327144847_爱奇艺.jpg

  近日,《两岸青年乡村振兴,阿嬷有话要说》、《城内之歌》两部短视频作品,在由厦门市委农办、厦门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厦门市首届乡村故事短视频大赛中,双双荣获优秀奖。

  这两部参赛作品以闽台乡建乡创为题材,由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简称聚融壹家)创作。作品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华丽的特效,有的只是“低过城内燕尾脊的霞光”、“漫过古厝窗棂的红龟粿香气”,以及“一群两岸青年与这片土地的故事”……但正是聚融壹家在“闽台乡建乡创样板村”探索之路上的这些付出与努力得到了广大评委的肯定,让这两部作品从199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殊荣。

  镜头内 悄然变迁的乡创乡建

  这是两封跨越海峡的“家书”, 用朴实的镜头诉说乡愁与新生,用丰富的创意、独特的视角展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集美后溪城内在闽台共融、乡建乡创合力作用下的美丽蝶变。

  01 《两岸青年乡村振兴,阿嬷有话要说》

  镜头里,阿嬷们揉搓红龟粿的手、黑猫餐厅飘出的饭菜香,以及房租从“无人问津”到“人气渐旺”的悄然变迁,无不记录着台青与后溪村的共生共荣。

  镜头外,两岸青年用“陪伴式乡建乡创”让人气旺了,房租涨了,村里的阿公阿嬷的身份也从旁观者变成了“主角”。这群两岸青年也不再是乡村振兴的“外来者”,而是与阿公阿嬷们并肩坐在榕树下话仙的“自家人”。

  02 《城内之歌》

  清晨犬吠、古厝炊烟、少年们“逗阵行”的欢笑声……这是一首写给故乡的散文诗,其间悠扬的旋律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醉人诗意。阿嬷哼起的旧时歌谣,霞城的光影里浮现的闽台胶片老电影,将让大家有一番全新感悟:乡建乡创从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记忆与未来在烟火气中温柔相拥。

  镜头外 相知相守的闽台共融

  蹲在灶台边听阿公讲“城隍爷渡海”的传说,将古厝改造成飘香的“这村闽台小吃”“野行私厨”,把废弃空间变成传递幸福的“月老办事处”“两岸婚俗馆”“不耕美术空间”……两份市级荣誉的背后,是聚融壹家团队2000多个日夜的躬身前行——自2018年起,聚融壹家携手两岸青年,以“研学+文旅”模式,共同打造后溪。

  截止目前,聚融壹家已引入27位台青驻村创业,与在地青年、村民一起改造活化了15处古民居,打造了“两岸特色庙会”“手创青村”“村浪市集”“村浪村晚”等一批特色文旅品牌,落地了“海峡青创学院集美乡村振兴基地”“集美区两岸大学生乡建乡创实训实践基地”“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今年,集美区后溪村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创建案例成功还入选《福建省2024年村镇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相关创建经验喜获全省学习推广。

  站在新起点,拥抱新未来!集美区将鼓励、引导聚融壹家继续深耕“陪伴式乡建乡创”模式,同时也邀请更多两岸青年共同走进后溪村:品一口“这村闽台小吃” 的地道古早味,听一段黑猫树屋里的创业故事,在长鹿蔓蔓香氛馆调制专属乡愁……

 
[关闭]
版权所有: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    闽ICP202407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