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当前位置:首页>平台建设>人文交流平台

融通两岸,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下的 “山水古村”
2025-07-07
MYYX4664-opq3740139915.jpg

  近日,在集美区后溪村举办的两岸特色庙会在两岸青年的朋友圈火热出圈,“霞城城隍文化节特色庙会”“后溪城内囍市集”等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

  后溪村,一个坐落于山水之间的传统村落,正经历着从古老到现代的转型。这离不开在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政策指导下,台湾设计团队与本地力量的携手共创。

  日前,后溪村乡建乡创团队运营总监、台湾青年余奕萱分享了后溪村华丽蜕变的过程。

  走进集美区后溪村,这里有始建于1662年的霞城城隍庙、出售两岸融合料理的轻食餐厅、“会讲故事”的黑猫树屋青年驿站、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月老广场……

  自2018年首个台青团队入驻以来,已有27个台青团队在此孵化,成功改造15栋古厝,打造出月老广场、两岸亲子学院、黑猫树屋青年驿站等多元业态,并孵化“两岸特色庙会”“村浪市集”等IP。

  余奕萱说:“我们村子的‘含台量’蛮高的。村里长期入驻十几位台湾青年,还有各类不同风格的台湾餐饮店和文创产品店,平日里举办的各种活动也常常融入台湾元素,让整个村庄充满了闽台风情。”

  余奕萱表示,闽台融合的乡建乡创模式,不仅解决了一些村民就业的问题,也给台青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厦门市“引客下乡”活动以及“行见八闽 看见台湾”大思政研学的定点村落,后溪村深度挖掘闽南文化、城隍民俗、陈永华开台首学以及两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丰富的文旅资源。当下,后溪村已成为金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多所高校文旅产学研项目的实践基地,鼓励村民参与文旅开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遇。

  来源:厦门台办

 
[关闭]
版权所有: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    闽ICP备20240720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