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在集美区两岸亲子学院,“两岸家庭陪伴师成长计划”公益系列课如约而至——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橘掌”携手20多位家长,共同开启关于“学习力”“社会力”的温暖对话。
关心≠控制,你给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我天天关心孩子学习,为什么他却总嫌我烦”“为什么我们的关心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孩子的负担”“为什么感觉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日课堂上,家长的“灵魂三问”瞬间引来一片认同的叹息。
“橘掌”老师随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总把‘关心’挂在嘴边,却忽略了方式是否被孩子需要。如果是采用尊重与理解的方式,孩子自然会接受;倘若变成控制与成绩的绑架,再好的初衷也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橘掌”老师分享了一段孩子“崖降”(一种户外运动)的真实经历。在这里,没有催促,更没有指责,“橘掌”老师只是轻声跟孩子说:“你可以试着站两分钟。”当孩子最终选择退回,他给了孩子一个深深的拥抱。“橘掌”老师告诉家长们:“这个时候,你的一个眼神、一句话,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告诉孩子:‘我能接住你的失败,也能接住你的恐惧。’”
家长们边听边点头:“催作业,要成绩,看排名……我们真的变成了‘监工’,却忘了孩子最需要的原来是一种可以被接住的安全感。”
隐喻与角色互换,看见内心的“孩子”
“橘掌”老师带领家长们通过隐喻与角色互换,触碰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情感。
一位妈妈分享了她与母亲之间的往事。在“橘掌”老师引导下,她闭上双眼,重新面对当年的自己,泪水滑落的那一刻,她描述道:“一棵枯萎的大树顶端忽然发出了新芽。”她语气平静却令全场动容。
通过隐喻,家长们学会以崭新视角回望生命中的遗憾与伤痛,理解父母当年选择背后的深意,那些不完美的背后往往是他们拼尽全力的爱;家长们坦诚分享、彼此倾听,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之间最本真的支持与信任,一句轻声的“我懂”足以抚平那些深藏心底的褶皱……
“成长的第一步,从提升我们自己的学习力开始。”课堂最后,“橘掌”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堂课上,我们不仅是父母,更是再一次成长的孩子、被理解的伴侣,以及终于学会柔软的大人。我们要解开心结,把握‘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契机,进而完成‘从监工到盟友’的蜕变,不是推孩子向前,而是站在他身后,做他的朋友,给他安全感和底气!”